媒体聚焦首页 > 媒体聚焦 

《新乡日报》刊登春季平菇黄菇病防治方法

发布时间:2018-03-26

进入春季,气温回升,平菇细菌性病害最易发生,通常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是平菇春季生长期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常见的主要有黄斑病、褐斑病、腐烂病等,受病害的菇体一般表现黄化现象,一般统称为“黄菇病”。

1.病原菌   黄菇病的病原菌为假单孢杆菌。该病菌广泛存在自然界,常寄生在平菇子实体上,一旦温度、湿度条件适宜时会大量繁殖,从而危害平菇生长。该菌在肉汁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时,菌落圆形,直径2~4mm,乳白色,稍隆起,表面光滑,边沿整齐,具明显的荧光反应,典型的菌丝体在一极或两极具有一或两根鞭毛。

2.病害症状  菇体感病后,多数先从菌盖开始出现淡黄色或铁锈黄斑点,并会扩大蔓延,病斑会变成黄褐色并产生褐色粘液,并散发难闻臭味。感病菇体生长缓慢,菇质发脆,失去正常平菇口感,商品价值降低。另外,该病还可通过菌袋表面菌丝感染整个菌袋,造成菌袋不出菇或出菇量减少,造成菌袋彻底报废。

3.   发病规律  黄菇病在低温、低湿下条件下一般不会发生,当棚内温度达到15℃以上时,如果出菇地方通风不畅,菇体长期处于高湿状态或菌盖表面长时间保持有水膜,病原菌就会在菌盖表面大量繁殖,从而引发该病发生,随着温度升高,病害会越发严重。在高温高湿情况下4~7d就能传染整个菇棚及周围菇棚。

4.   病害防治  针对黄菇病在高温高湿下易发病的特点,春季预防黄菇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控制温度  适当降低平菇袋温和棚内气温是减少黄菇病发生的有效方法之一。最常用的方法:一是白天增加大棚遮阴,降低棚内温度;二是夜间掀开保温被,利用夜间低温降低棚内温度;

(2)合理喷水  喷水一定要选用清洁水源,喷水时要使用雾状水,且不要直接向菇体喷水,以免水压过大造成菇体出现创伤,为病原菌侵染菇体创造条件,另外,喷水要采取勤喷、轻喷的方法;

(3)加强通风  保证棚内空气新鲜、无异味,无通风死角,每次喷水后要适当加大通风,避免菇体长时间处于高湿状态;

(4)加强检查  及早发现并清除病菇,保持出菇场地清洁,及时清理出菇袋上的菇根、死菇体等,避免成为病原菌滋生地;

(5)科学防虫  采用防虫网、黄板、诱虫灯等物理防控技术,阻隔、诱杀菇蚊蝇,减少病菌传播介体;

(6)药物预防  用如山西瑶台产的“保清”、“磺菇静”等药剂,每隔7d对出菇场地清洁消毒,可有效预防黄菇病的发生;

(7)药物治疗  当棚内有0.5%的菌袋发病后,应立即摘除病菇,并按要求喷洒黄菇病治疗药物(如山西瑶台产的“保清”、“磺菇静”、“黄腐消”等),每天一次,直至连续3天内无病菇出现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