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首页 > 文明创建 

庆祝建院70周年华诞 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19-11-12


70年风雨兼程初心不改,70载砥砺前行继往开来。11月9日,新乡市农科院庆祝建院70周年暨科技助推乡村振兴论坛在市农科院召开。新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武胜军、省农科院副院长卫文星莅临大会并致辞,省农科院信息所农村发展研究室主任张伟,市纪委派驻市科技局纪检组尚燕,院班子成员,院退休老领导、离退休干部职工代表及全体干部职工15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党委书记唐振海主持。

展示_副本

2_副本

会前,武胜军到院成果展区详细了解院小麦、玉米、水稻、蔬菜、食用菌等最新科研成果,亲口品尝“新麦26”做的面包,并给予赞赏,同时,听取了全院近年来科技创新情况汇报。

8_副本

武胜军

会上,武胜军在致辞中指出,70年来,市农科院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农科院的关心指导下,坚持“创新立院、人才兴院、开放强院”的办院方针,始终服务于农业科研一线,培育了一大批优秀农业新品种,特别是育成了超强筋小麦品种“新麦26”,成为国家首次认定的超强筋小麦品种,为新乡争了光,为全市农业添了彩。70年来,市农科院培养了一大批农业科技人才,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的科技成果,为推动全市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强调,进入新时代,“三农”工作面临着大有作为的历史机遇和光明前景,市农科院作为全市农业科研战线的主力军,要坚持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培育高质量农业品种、研发农业高新技术为主攻方向,着力优化学科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质量,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扩大产学研协作,强化科技服务,全力打造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农业新技术新模式集成示范基地、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中心,切实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三农”事业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他要求,市农科院要以此次70年院庆为新的起点,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步伐,努力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多出一流的科技成果,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力争办成一流的农业科研机构,带动全市农业科研事业跨越发展,为新乡建设现代农业强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卫星_副本

省农科院副院长卫文星致辞,他指出,新乡市农科院在建院70年来始终坚守“服务三农”的初心和使命,艰苦奋斗、开拓进取、锐意创新,走出了一条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进步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进入新时代以来,紧密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重大科技需求这一主线,按照新乡市农业农村工作总布局,积极调整科研方向任务,大力开展原始创新,不断强化成果转化应用,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支撑能力和成果转化应用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育成了一批具有重大突破的农作物新品种,为新乡市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实施增添了光彩,为全省现代农业发展做出了贡献。他强调,省农科院将一如既往继续加强与新乡市委、市政府的战略合作,继续加大对新乡市农科院的支持力度,按照“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打造平台,项目带动,服务社会,共创双赢”的原则,与新乡市农科院开展重要科研课题联合攻关、共同推进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共建区域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等方面的合作,共同为助力新乡现代农业发展贡献力量。他希望,新乡市农科院以建院7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明确目标,开拓创新,充分利用省院和兄弟院所人才、技术、平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全面加速成果转化应用水平,积极为助力新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添力,积极为提升全省农业科研整体实力添彩!

颁奖3_副本

会上,隆重表彰了2009年至2019年为全院科研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科研团队,小麦科研团队、玉米科研团队、水稻科研团队、蔬菜科研团队分被获得“2009-2019年重大贡献奖”。

IMG_1333_副本

院长闫玉信作总结讲话。他深情的回顾了建院70年来的辉煌成就。他说,70年来,新乡市农科院作为全市现代农业科技的开拓者,跨越世纪,伴随着时代的步伐奋勇前进,在每一个历史阶段,立足全市农业实际,潜心科研,一代代农业科研人员谱写了一曲科技兴农的壮丽诗篇。70年来,一代又一代新乡农科人不懈追求,创新攻关,一大批优秀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成为推动新乡农业发展的强劲动力,为全市乃至全省农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主持研究的盐碱地改造技术、夏玉米早播增产技术、沿黄直播水稻栽培技术、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二环系育种法、食用菌发酵料种植平菇技术等,育成的“新单1号”“新双1号”等玉米品种,“平原50”“矮红白”等小麦品种,“新稻2号”“豫梗6号”等水稻品种、“豫白菜5号”“小包23”等白菜品种,“豫棉1号、5号”等棉花品种,“新农724、691”等谷子品种不断推动着全市乃至全省农业生产的技术变革,为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发挥了历史性作用。全院累计获得国家科技奖和省部级三等奖以上重大成果181项,在农业科研机构综合实力评估中,位于全国全省地市级院所前列。

17_副本

他认真回顾了新班子成立以来取得的新成就,在科研创新上,共培育大宗作物新品种省级以上审(鉴)定53个,经济作物完成品种登记新品种33个。选育的“新麦26”被国家首次定义为超强筋小麦品种,它的问世大大缓解我国对于进口强筋小麦需求。选育出“新01A3”“新美09”“新4095”等多个优良自交系,玉米“新单58”被农业部认定为黄淮海区宜机收玉米主推品种。研发出“新稻18”全省第一个自育超级稻品种,“新粳优1号”全省第一个自育杂交粳稻品种。培育出以“小包23”为首的13个优质白菜品种群实现了白菜周年化、优质化、高效化生产,培育的平菇“新科108”填补了新乡市食用菌种植史上省审的空白等。十年间,共获得地市级以上各类成果奖75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4项,省农科院系统一等奖15项。在省级以上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31篇,出版论著34部,有效传播和推介了全院最新成果和技术。圆满完成了承担的24项国家级重要科研项目,111项省级重点科研项目和66项市级重大科研项目任务,受到科技、农业系统的一致认可。在示范推广上,相继建成各类示范基地200余处,累计示范面积达1000万亩,举办各类农业科技培训班、观摩会500余场次,发放各类农业技术资料近50万份,培训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新型职业农民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20万人次,公开发表各类农作物品种技术规程20余项,通过报纸、电视台、网络等媒体,及时发布农业种植技术要领和灾害防控技术近300篇。在成果转化上,先后成功转让多个小麦、水稻和玉米等新品种,品种权收益达584万元。其中玉米品种“新单58”和小麦品种“新麦32”品种权转让费分别为240万元和252万元。“新单58”创造了近年来黄淮海地区单个品种权转让费成交最高纪录。积极开展“院乡科技共建”试点工程,与获嘉县太山镇签订《科技合作框架协议》,充分发挥了科技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在科研条件保障上,首批加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投资3600余万元,购买了分子育种、品质分析、生理生化等科研仪器及各类农业机械设备,对辉县综合试验站两栋试验楼进行整体改造,对辉县609亩新试验地进行整体升级,对海南育种站进行了翻新维护等。新购置中巴车1辆,解决辉县至新乡长期没有通勤车的难题,购置新车2辆,更换车辆4辆,规范用车制度,满足科研工作对交通工具的需求。紧紧围绕国家科技、行业政策体系改革,结合实际,相继梳理、制定并完善7类45项规章制度。在党的建设上,扎实有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及“以案促改”专项工作、“敢转争”实践活动等,认真履行“三会一课”制度,不断强化对党员干部和广大党员政治理论、宗旨意识和意识形态教育,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科研事业发展高质量,有效的促进科研事业发展,为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以及在人才队伍建设、老干部工作、建设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工作中取得新成绩。他要求,全院干部职工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要求,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应用能力,着力打造现代院所制度体系,推进高水平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建设,为新乡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乡村振兴会议_副本

在科技助推乡村振兴论坛上,省农科院副院长卫文星和省农科院信息所农村区域发展室主任张伟分别为市农科院作了题为《新时期地方农业科研院所使命定位》《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思路与建设重点》报告。两场报告内涵深刻、内容丰富,既有理论讲解,又有实践探讨,既有问题引领,又有对策分析,是一次重新理解定位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历史使命和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升认识、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好报告,受到在场干部职工的热烈好评。

近景_副本

11月9日下午,市农科院举行了庆祝建院70周年文艺晚会,全院干部职工和与会嘉宾用诗歌、舞蹈和音乐等表达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党的无限忠诚,深情的抒发了新科人70年初心不改的历史使命,激励着全院干部职工勇于承担新时代赋予的责任和担当,让青春在实现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伟大过程中抒写华彩诗篇。

大合照_副本

大合唱3_副本

拼图2

阿刁_副本